“64张“红石榴”志愿者证书铺就苏疆教育同心路,民族团结之花绽放云端课堂
2025-06-03      阅读次数: 10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针,积极响应“书香校园”建设号召,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携手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第二中学及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于2025年1月至4月共同发起第二届“红石榴”暖心行动。活动以“共读一本书、共绘同心圆”为主题,跨越4700公里山河阻隔,联动苏疆两地45个班级的初一学子,通过“云端共读·书香致远”“年俗互动·劳动育心”“双向赋能·青春同行”三大板块,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与青春成长的交响乐章。

外国语学院50名大学生志愿者化身“云端文化使者”,依托专业优势,为苏疆学子搭建起双向文化桥梁。每周定期开展的云端读书会上,志愿者创新运用角色扮演、方言朗读、情景剧改编等形式,带领学生共读经典文本。活动累计产出128篇读书笔记,其中23篇优秀作品获《江南教育》《丝路少年》等期刊刊载。书信往来间,梁丰学子将“愿你如祥子般坚韧”的手写祝福与江南书签、虎头鞋刺绣工艺品寄往新疆;巩留学子则回赠刺绣馕饼布、胡杨木雕等非遗作品,让“骆驼精神”与“胡杨品格”在文字与实物中交融共生。

“寻味中国年”实践板块以“云端镜头”为眼,定格苏疆两地年俗风情。大学生志愿者指导两地学子拍摄制作60余部短视频。镜头里,既有水乡少年制作年夜饭、刺绣虎头鞋的温情画面,也有哈萨克族少年展示叼羊比赛、纳吾肉孜节歌舞的热烈场景。同步开展的劳动教育板块则聚焦生活本真,两地学子上传扫雪备柴、备年货、缝制民族服饰等劳动场景照片600余张,梁丰初中家长动情留言:“孩子们用最朴素的镜头,让我们看见了祖国山河的辽阔与文化的多彩。”

“这不仅是一次志愿服务,更是心灵的双向奔赴。”大学生志愿者汤茹如是说。活动期间,志愿者团队实现三大突破:首创“家委会-班主任-高校”三级协作机制,确保4700公里物资零误差流转;运用多媒体技术搭建“苏疆文化云展厅”,打造沉浸式学习空间;编纂《民族文化交流手册》,将思政教育融入活动全流程。梁丰一位初中老师动情说:“当梁丰学子将梅花书签别在哈萨克族少年的课本上时,教育的意义早已超越文字本身——它是文化的对话,是心灵的共鸣,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随着64张“红石榴”优秀志愿者证书的颁发,本届活动圆满落幕,但苏疆教育协作的篇章永不停笔。此刻,巩留二中胡杨林的新芽正沐风生长,梁丰湖畔的柳丝已染上春色。这场跨越山河的青春接力,如同石榴籽般紧紧相拥,在教育的沃土里孕育出民族团结的累累硕果。未来,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将持续深化“红石榴”品牌建设,让更多青年学子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编辑| 李名宇 朱奕 一审一校 | 朱奕 二审二校 | 陈凌峰 三审三校 | 刘宇宁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