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开启心理健康之旅。10月10 日上午,外国语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于10月10日上午在“厚德”一站式学生社区团辅教室开展了心理主题活动。活动邀请了教育学院心理系赵晓川副教授担任主讲,外国语学院学工办副主任兼心理辅导员陈子薇、2024级部分新生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心理团辅游戏破冰


同学们在赵晓川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有趣的破冰活动开启了新生们的心灵之旅。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对自己的特点描述和动作来介绍自己,原本陌生的集体渐渐熟悉起来,欢声笑语回荡在活动现场。接下来的互动游戏“感恩三件事”,鼓励同学们交流自己一天生活中值得感激的三件事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让新生们学会感恩,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此次团辅活动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让我们迅速打破隔阂。同学们在游戏的欢声笑语中,紧张和拘束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彼此之间的亲近。”24日语1班王宸瑶激动地说。
“我开始注意到身边的小确幸,比如食堂阿姨的微笑、老师的耐心解答,还有军训时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24商英袁浚凯在分享自己感恩的事时说道,“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让我感到特别温暖和幸福。”
心理适应讲座赋能

团辅活动结束后,赵晓川老师作了题为“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的专题讲座,她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从学习、社交、自我管理、宿舍关系等多个方面,为同学们分析了大学生活的特点和挑战,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重点讲解了新生进入大学后在建立新友谊、参与社团活动及面对不同文化背景同学时可能遇到的挑战。她建议同学们保持开放心态,勇于尝试新事物,通过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来拓宽社交圈,同时学会倾听与表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聆听,不时点头表示认同,现场气氛专注而热烈。
此次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好评,24德语1陈秋诗说:“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对大学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还结识了很多新朋友。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一定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开启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2024年10月10日是第3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此次精神卫生日活动聚焦新生,相信他们在专业心理老师的关怀和引导下,将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迎接大学生活的挑战,敢于追求自己人生的梦想。
据悉,外国语学院一直致力于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以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五育,汇聚专业心理教师、心理辅导员、朋辈心理志愿者、班级心理宣传员等力量的参与协同,通过多元化宣传渠道和活动形式,共同构建心理健康支持体系,普及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知识,强化心理健康意识,引导学生培育积极的心理品质,为学生发展赋能增效,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心理健康的福祉,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文/陈子薇;图/肖景文;审核/李晓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