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召开高层次项目/成果奖申报动员暨科研成果研讨会
2021-11-18      阅读次数: 1013

1118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50号楼210会议室召开2022年度高层次项目/成果奖申报动员暨科研成果研讨会。院长张鑫、副院长王毅、副院长李世存、中青年博士及部分科研骨干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李世存主持。

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为2022年高层次项目/成果奖申报动员。李世存传达了10月份校社科工作例会精神,介绍了学校对2022年高层次项目/成果奖申报工作安排和学院的相关部署,明确了学院对申报工作的要求。张鑫强调了项目与奖项申报的政策性、专业性与时效性,表示学院将鼎力支持老师们积极申报各类高层次项目与成果奖。

会议第二阶段为科研成果研讨。经过前期充分准备,李顺春教授、罗国青副教授、赵护林博士分别就各自近期出版的专著进行汇报,张鑫、王维倩、张德福三位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对汇报进行了点评。专家指出,李顺春的著作《21世纪英语小说的人文主义研究》紧扣学术研究前述问题,系统性和理论性强;罗国庆的著作《零翻译及其话语研究》资料详实、考证严谨,建议在专著基础上深化研究,发表高水平论文;赵护林的著作《译者能力研究: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数据量大,研究方法针对性强,研究结论可信可靠。与会老师纷纷发言,与三位汇报人及点评专家进行互动交流。大家认为,三位汇报人的精彩汇报使大家了解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相关学术前沿动态,三位专家的精辟入里的点评深化了大家对相关学术观点的认识,点燃了大家潜心科研的热情,坚定了大家在科研上攻坚克难的决心和信心。(供稿:赵护林;审核:李世存)

 

附:三部学术成果简介

李顺春的《21世纪英语小说的人文主义研究》一书阐述了21世纪英语小说的人文主义,揭示创作与传播、历史与现实、虚构与事实、文化形塑与主题内涵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了21世纪英语独特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艺术形式、审美价值与精神追求,以期透过文学与文化现象把握其内核与本质,客观审视21世纪英语小说与人文主义的关系。此外,论著在整体观照与具体分析相结合的同时,还在国际视野中融入了中国元素。

罗国庆的《零翻译及其话语研究》一书从哲学的视角讨论零翻译以及翻译中的相对主义问题,由此揭示了翻译的本体论意义;用跨(多)学科方法,尤其是文化研究的范式,进行实证调查与分析,揭示零翻译实践伦理背后的价值观问题。同时,分析了零翻译概念的前提;提出了三种翻译形态的划分;从零翻译视角对西方话语理论进行了修正。

赵护林的《译者能力研究:结构方程模型》一书构建了新翻译能力模型。新模型揭示了翻译能力各要素间的作用路径和强度,取得很大突破,有望成为翻译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同时,新模型能解决翻译专业培养目标不明,课程设置不成体系,能力评价标准混乱等现实问题,改变高端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滞后的现状;本成果也创造性地将结构方程模型应用于翻译研究,拓展了其应用范围。该书收录于中国版本图书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主流数据库。

打印